书架
【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
导航

第56章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1/4页】

张一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八一中文网81k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概述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描绘了一幅贾府内部管理变革与人事互动的生动画卷。

本回开篇,王熙凤生病,贾府管理陷入混乱,王夫人安排李纨、探春和宝钗共同管理府中事务。探春展现出卓越的管理才能,开启了兴利除弊的改革。她首先处理了生母赵姨娘之弟赵国基去世的赏银问题,面对大管家娘子吴新登媳妇的故意隐瞒,探春查明旧账,坚持按例支付二十两赏银,与赵姨娘发生激烈冲突,扞卫了执法的公正和权威。接着,探春取消了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月银子以及各位姑娘每月的脂粉钱,缩减了重复开支,剥夺了府中买办采办姑娘、丫鬟脂粉的权力,起到了节流的作用。此外,她借鉴赖大家花园的管理办法,将大观园的园圃、池塘等承包给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等,除供给姑娘的头油、脂粉、花瓶、鸟食外,各自享用剩下的赢余,既开辟了财源,又调动了家人干事的积极性,还维护了贾府的秩序。

在探春改革过程中,宝钗发挥了重要的协助作用。她用朱子言论指导理家,为改革提供了权威的理论支持。同时,她提出“小惠全大体”的主张,照顾到承包者的利益和左邻右舍的利益,使改革能够顺利推行。

本回还穿插了甄家的情节。甄家进京祝贺,派人送礼请安,四个婆子给老太太讲说他家宝玉之事,贾母叫出贾宝玉,四人为之吃惊。宝玉开始以为四人承悦贾母,后做梦梦见甄宝玉,醒后方知道是镜中影儿。

回目名称中,“敏探春”的“敏”字,体现了探春的敏锐、精明和敏捷。她对贾府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兴利除宿弊”则概括了探春改革的主要内容,即开辟财源、去除弊端。“贤宝钗”的“贤”字,突出了宝钗的贤淑、智慧和顾全大局。“小惠全大体”体现了宝钗在协助探春改革时,通过一些小的恩惠来维护整体的利益和稳定。

总的来说,这一回通过探春的改革和宝钗的协助,展现了贾府内部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也刻画了探春和宝钗这两位红楼女性的鲜明形象。

二、回目解析

1.“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解析

在《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回目“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敏”字精准地概括了贾探春的性格与才能特点。“敏”有敏锐、聪敏之意,探春正是凭借着这份敏锐的洞察力和聪敏的头脑,在贾府的管理事务中崭露头角。

探春兴利除弊的举措,首先体现在她对贾府内部管理弊端的敏锐察觉上。当时的贾府,表面上依旧繁华,但内部管理却已千疮百孔,财务支出混乱,下人办事懈怠。探春深知,若不进行改革,贾府的衰败将不可避免。她的这种敏锐,使她能够在众多复杂的事务中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探春兴利除弊的具体措施之一是支付赏银,秉公执法。在处理赵国基死讯赏银一事时,她没有因为赵国基是自己生母赵姨娘的兄弟而徇私舞弊。她查阅旧账,按照贾府的规矩,只给了二十两赏银,而不是像赵姨娘所期望的那样多给。这一行为展现了她的公正无私和对规矩的严格遵守。她明白,只有公正执法,才能树立起管理者的威信,让下人不敢随意钻空子。这一举措虽然引起了赵姨娘的不满,但却为后续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蠲免费用,节约开支也是探春的重要改革措施。她取消了宝玉、贾环、贾兰上学的费用,认为这些费用本就不合理,是一种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她还取消了姑娘们的脂粉钱,因为这些钱实际上被负责采购的人克扣,并没有真正用到姑娘们身上。通过这些举措,探春有效地减少了贾府的财务支出,为贾府节约了大量的资金。这体现了她的精明能干和对财务管理的深刻理解。

实行承包,开辟财源是探春改革的一大亮点。她借鉴赖大家花园的管理办法,对大观园实行承包责任制。她将大观园中的花草、树木、果蔬等分别承包给有经验的婆子们,让她们负责管理和经营。这些婆子们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收益,还可以减少贾府对大观园的管理成本。同时,这种承包责任制也激发了婆子们的积极性,使大观园的管理更加有序。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贾府的收入,还提高了大观园的生产效率,可谓一举两得。

从探春兴利除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人物性格特点。她勇敢果断,面对贾府内部的诸多问题,毫不畏惧,敢于挺身而出进行改革。她有主见,不盲目听从他人的意见,而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做出决策。她有责任心,深知自己作为贾府的管理者,有责任为贾府的未来着想,因此全力以赴地推行改革。

探春兴利除弊的意义重大。从短期来看,她的改革措施有效地缓解了贾府的财务危机,提高了贾府的管理效率。从长远来看,她的改革为贾府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最终未能改变贾府衰败的命运,但她的努力和尝试值得肯定。她的改革精神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2.“贤宝钗小惠全大体”解析

在《红楼梦》第五十六回中,“贤宝钗小惠全大体”这一回目精准地概括了薛宝钗在探春改革期间所展现出的贤淑智慧与处事之道。“小惠全大体”体现了宝钗独特的管理理念和人际交往智慧,她通过一系列具体做法,既维护了贾府的整体利益,又兼顾了各方的感受。

宝钗“小惠全大体”的具体做法首先体现在她对探春改革的协助与建议上。当探春提出对大观园实行承包责任制时,宝钗积极响应并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她用朱子言论指导理家,强调“学问中便是正事”,提醒大家不要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要从长远和大局出发。她指出,承包大观园的婆子们虽然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收益,但也不能忽视了对园子的管理和维护,要做到公私兼顾。这种用儒家思想来指导实际事务的做法,既体现了宝钗的学识渊博,又为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宝钗还为探春提供了具体的承包人选和“小惠全大体”的主张。她建议选择那些本分老实、有经验的婆子来承包园子,这样可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她提出了“小惠”的措施,即让承包园子的婆子们拿出一部分收益来分给其他的下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引起其他下人的不满和嫉妒,从而维护贾府内部的和谐稳定。通过这种方式,宝钗巧妙地平衡了各方的利益,使改革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配合。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宝钗也充分展现了她的贤淑智慧。她深知贾府内部人际关系复杂,各方利益交织,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中立和公正的态度。她既支持探春的改革,又不刻意打压其他下人,而是通过沟通和协调,让大家都能够理解和接受改革的措施。例如,在处理赵国基赏银一事时,宝钗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她对探春的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安慰了赵姨娘,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宝钗“小惠全大体”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她是为了维护贾府的整体利益。当时的贾府已经陷入了经济困境,探春的改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危机,但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发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影响到贾府的稳定。宝钗通过“小惠”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受益,从而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她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声誉。宝钗一直以贤淑、端庄的形象示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贾府的上下都能够认可她的能力和品德。在改革过程中,她的“小惠全大体”做法赢得了众人的赞誉,进一步提升了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冷宫皇子,签到登基》《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创读小说】《秋燥》【穿越九九】《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阵问长生

阵问长生

其他连载31万字

作者:观虚

简介:修界九州,道廷一统,世家压迫,宗门垄断,修道壁垒森严。底层修士修道无门,灵石匮乏,度日维艰。十岁的墨画,先天体弱,散修出身,家境贫寒。即便苦心修炼,终其一生,可能也只是一个卑微如蝼蚁的炼气修士。直到他的识海中,出现了一块道碑。可以领悟天道阵法,无限增强神识。墨画将借道碑,破碎修道壁垒,铸就无上神识,彻悟仙道阵法,问鼎长生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