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志•苏秦列传其二》
我第二次来到赵国,之前排挤我的奉阳君赵成已死,刚即位的赵肃侯很好说话,我便提出了六国联合抵抗秦国的主张:
“我拿各国诸侯的地图察看,诸侯的土地要比秦国大五倍,估计诸侯的兵力要比秦国多十倍。若赵、魏、韩、楚、燕、齐六国团结一致,共同进攻秦国,秦国一定可以灭亡。现在六国却要被秦国灭亡,要共同讨好秦国,屈服于秦国。要知道,灭掉秦国,或被秦国灭掉;让秦国屈服,或屈服于秦国,这怎么能够同日而语呢?”(参考资料: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赵肃侯说:
“本王与他们联合伐秦又有什么好处呢”
我说:“大王真能听从我的忠言,燕国一定会贡献出产毡、裘、狗、马的好地方,齐国一定会贡献海边出产鱼、盐的好地方,楚国一定会贡献云、梦二泽地区和出产桔、柚的好地方,韩国、魏国都可贡献封地和汤沐邑,而您的贵戚、宗族都可以接受封邑。割地这样的实惠,乃是五霸覆军擒将所追求的,而贵戚可以封侯,也是从前商汤放逐桀、周武王讨伐纣才争得的呀”
赵肃侯说:
“寡人年少,立国日浅,未尝闻社稷的长谋远略也,现在您有意拯救天下、安定诸侯,我非常愿意缔结合纵之盟。”
赵肃侯遂封我为武安君,拨给我战车一百辆,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锈一千匹,让这些财物去与诸侯缔结合纵之约。
与此同时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魏国主将龙贾兵败被擒,秦国攻克了魏国的雕阴,并打算挥师东进,我担心秦国的军队打到赵国,破坏盟约的缔结。
我知道,如果不缔结成盟约,我就辜负了两国国君的期盼…
我望着昔日的《周书阴符》仍忆着鬼谷老先生的教诲,这时,我想起了我的同窗——张仪。
一条妙计涌上心头:我决定智激张仪入秦,以维护初露锋芒的联盟。
我遂对身旁的随从说:
“去,找张仪,并允诺以高官厚禄,让他来投奔我。”
“诺!”(“诺”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韩赵魏三国经常用诺,而秦国则使用古秦语“hei”)
数日后
“真的?苏秦真的这么够意思?”张仪欣喜若狂对传令的家丁说。
“那是当然,具体的,还请张子在我家主公府上细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八一中文网【81kz.com】第一时间更新《古墨简书之列国志》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