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导航

你是独一无二的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转载请注明来源:八一中文网81kz.com

你是独一无二的

--卡耐基

我对园艺一直非常感兴趣,并在家里亲手设计建造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玫瑰园,它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一日,当我陶醉在盛开的玫瑰丛中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些,粗看起来都十分相像的玫瑰,其实差异很大,只要仔细看,便会发现它们朵朵不同,甚至连属于同种类别的开出来的花都彼此不太一样--如生长的速度、花瓣曲卷的程度、颜色的均匀与否等等,只要仔细分辨,便可以发现它们身上的细微差别和独特风姿。”

自然界如此,人类的情形更是如此。对古代生活及民俗极有研究的亚瑟·吉始博士曾经说过:“没有两个人的生活遭遇是完全相同的……每个人均有他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不错,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绝无雷同之处。

走向成熟的首要条件,就是我们须要了解并接受这个事实,因为这也是我们与他人沟通的基础。我们必须认可他人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犹如我们自身一样,否则,要想与他们建立起有意义的关系是不可能的。

这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例如,我们常认为自己并无阶级歧视思想,但却不知不觉地常把别人定位在某个阶层--普通百姓、中上阶级、中下阶级、大众市场、低收入人群、街头流浪者、白领阶级、蓝领阶级、上层社会,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我们不愿或不能把别人视为独立个体,而只能把大家看成是几大群体中的一员。

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别人归类的对象。许多社会研究或调查人员,几乎对我们无所不知:每天喝多少咖啡、有几辆车子、什么品牌、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擅长什么运动等等。

社会学的这种归类通常强调“定位”、“无藩篱”、“社会流动性”等,以顺应我们评定某族群的需要,而完全忽视个人的独特性。这就使得个性主义在我们这个国度已经濒临灭绝,也是我们对自已的独特性愈来愈没有概念,甚至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更不敢标新立异的症结所在。

现代人非常渴求能够得到如何使自己变得“独特有个性”这方面的知识。姑且不论社会对我们的评定归类、对我们顺应群体的要求带来什么压力,在内心深处,我们却希望自己能与他人区别开来。为了表达这种渴求,解除这种束缚,越来越多的人被送进了心理医生的诊所或精神专科医院,还有一部分人选择用酒精、药物来麻醉自己,使自己完全堕落。

到底用什么方法来治疗这些疾病呢?要如何才能使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要如何才能变得成熟呢?这里有3点建议:

第一,安排一定时间独处,对自己进行反思。

紧张高效的现代社会使我们几乎没有时间来深思自己。我们应该想办法抽出时间来面对自己、认识自己。

对此,每个人的独处方法各不相同。有一位朋友告诉我,他通常在人群拥挤的街道上,一面散步,一面冥思。“这种方法,可以使我达到忘我的境界,所想出的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比较独特。”

我喜欢到附近的教堂去,那里可以安定我的神经,恢复精神,并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清澈起来。

此外,我还喜欢接触大自然。虽然并没有充裕时间可以散步或从事什么户外活动,但我可以独自到花园里走走,甚至只坐在窗旁偶尔眺望窗外的蓝天或树木,这些都可以让心灵得到极好的休息。每到交季时节,面对变化的景致或是大地,我都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甚至想象自己也融入其中,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然而,更多的人却喜欢静室独处,或用其他自我隔离的方式。总之,每天安排一定时间不受干扰地自我反思,能够对你自己的生活、信仰和种种行为进行深刻探索。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或思想家都有独处静修的习惯,如耶稣、笛卡尔、蒙田、拜扬等。

第二,勇于挣脱习惯的藩篱。

我们都生活在习惯的蕃篱或习以为常的无聊事件里而不自知,非用火药或极大毅力难以将之破除。想想看,我们有多少人每天都不断重复相同的行为,生命因此而变得迟钝、单调和毫无创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行星总督开始》《大将》【比奇屋】《东京:超凡寄生》《松田的酒厂二周目》《我用游戏改变了时间线》《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1978合成系文豪》【大黄书】《噩梦使徒

编委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八一中文网81k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1绕床弄青梅

绕床弄青梅

其他全本40万字

作者:洛阳bibi

简介:夏乐乐和祝好从小一起长大,住在一个大院,上的同一所学校,钻过同一个被窝,一直到高三那年她没绷住给祝好递了封情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