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大战
八一中文网【81kz.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外战争文学故事(上)》最新章节。
长平大战
公元前262年,秦国派出20万大军攻打韩国的野王地区。面对强大的秦军,被公认为“战国七雄”当中实力最弱的韩国当然抵挡不住,韩国的军队很快就败下阵来。秦军顺利地占领了野王地区,割断了韩国上党地区与韩国国都郑的联系。上党太守冯亭认为韩国已经不可能保护上党地区了,于是决定向北边的赵国求援,并且表示,如果赵国能打退秦军,那么上党就归附于赵国。赵国雄厚的军事实力远非弱小的韩国可以比拟,它是当时少数几个可以和强大的秦国一较高下的国家。
赵王接到冯亭的求救信后,连忙召集大臣商量。平阳君赵豹认为无端占便宜容易引来灾祸,主张拒绝冯亭的请求。而平原君赵胜则持不同意见。他提醒赵王:有时候一个国家即使发动百万大军进攻,也未必能夺得一座城池;如今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获得一大片土地,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会再有第二次了,所以不可以错过。赵王觉得赵胜的话很有道理,于是接受了冯亭的求援。
公元前260年,秦国20万大军开始攻打上党。赵王派老将廉颇率领20万赵军支援上党。赵军才到达长平关,就遇到冯亭和他的残兵败将。冯亭告诉廉颇,上党已经被秦军攻陷,得胜的秦军正追杀过来。于是廉颇立刻命令赵军停止前进。他分析了长平附近的地形地势,部署防御,严阵以待。形势一触即发,秦赵两个战国军事强国之间的大战已不可避免。
廉颇心思缜密,经验丰富,是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将领之一。他发现秦军来势凶猛、士气高昂,所以拒绝了手下参谋提出的与秦军决一死战的提议。相反,他命令赵军加紧修筑防御工事,加强守卫。秦军多次想引诱赵军出战,但是老谋深算的廉颇始终高挂免战牌,拒绝应战。发现赵军不肯上当,秦军好几次不得不硬着头皮强攻赵军的营垒。但是赵军的营垒非常坚固,秦军屡次进攻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只好暂时放弃进攻的念头,开始挖掘自己的战壕,准备打持久战,而这正是廉颇所希望的。他深知一支军队的战斗力需要后方充足的补给作为保障,秦军尽管表面看上去很厉害,但是远离秦国后方,粮食运输非常困难;而自己则能够就近得到赵国的支援和补给,只要坚持防守,形势就会转向对赵军有利的一面。等过上一段时间,秦军的粮食吃光了,他们只能撤退,那时候赵军再发动进攻就可以稳操胜券了。
秦军也很清楚持久战对自己不利,秦王决定用计谋除掉廉颇这个眼中钉。秦国派出间谍到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国并不害怕廉颇,只害怕赵括。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他从小熟读兵书,每次和父亲争论军事问题,总是头头是道,连父亲都争不过他,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赵括是军事天才。赵王听信了谣言,打算派赵括前往长平前线,代替廉颇指挥赵军。就在这个时候,赵括的母亲站出来反对赵王的决定,劝赵王收回成命。她很清楚自己的儿子只是读过点儿兵书而已,叫他嘴上说说、空谈理论还可以,如果真叫他上战场指挥打仗,肯定要吃败仗。可是赵王此时已经听不进别人的劝告。这个可怜的老妇人只好哀求赵王,如果她的儿子打败了,请不要惩罚她。赵王答应了她的请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八一中文网】地址:81kz.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