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跟踪癖
一壶老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八一中文网81kz.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就是所谓的保质期心理?我怎么就没有这种心理呢?我逛超市的时候……好像压根就不看保质期呀!”
胡天接着嘴巴斜着眼,仿佛是在回忆自己在逛超市的时候,是如何选取商品的。
林森本来是想尽量无视这个蠢货的,可是胡天一个劲儿的刷存在感,林森也没法继续给他留脸了:“你一个压根就不看保质期的家伙,能有个屁的保质期原理呀!”
胡天只能报以一阵嘿嘿傻笑。
一旁的周楠也跟着咧嘴:“我买东西也重来不看保质期,我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多弯弯绕!一个老爷们,获得那么仔细干什么!对吧!”
周楠一边说,还一边扭头跟自己的手下找认同感。最终分局的同志们一致认为,是男人就不该看保质期。
林森眼看话题就要往奇怪的方向跑偏了,只能赶紧拉回了正题:“被害人会选择车棚最深处的山地车,其实就是保质期心理的一种延伸。在他的潜意识里,车棚最里面的车最新,被使用的次数最少。但是凶手就是抓住了被害人的这个心理,事先在这辆车上动了手脚,从而导致30日那天,发生了惨案。”
“不错,不错!”林森话音刚落,邱健清就装模作样的鼓了几下掌:“你看,我就让你平日里多学习嘛。怎么样,还是有长进的吧!”
林森一阵精彩的科普完毕,邱健清又出来收麦子了。听他的话,仿佛是他一直在交道林森一样。
如果换做胡天,这会儿一定会反拍邱健清的马屁,表明全都是邱健清教导的好。然而换做林森,最多也只是点一点头,就算是给足了邱健清面子。
“解释的还算可以。基本表达明白了,我也就不赘述了。我的观点和小林一样,凶手就是利用了保质期心理,保障了30日那天,命案一定会发生。”
邱健清重新拿回了话语权,进行了总结式的发言。
林森和邱健清先后的科普,让大家明白了什么叫做保质期心理,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周楠又提出了新的疑问:“邱队长,如果这么说的话,凶手不还是认识被害人吗?不然的话,怎么利用被害人的保质期心理,又怎么能确定,被害人30日那天,一定会到基地来训练呢?”
邱健清夸了林森,让胡天更渴望表现自己,这会儿他赶紧迎合周楠:“没错,没错!就是这样!我们搜寻被害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就一定能抓住那个网虫的!网虫一定认识被害人刘锐,知道他的习惯,也知道他经常来基地训练的!”
胡天越说越带劲儿,嘴角都开始吐沫四溅:“能如此精准的知道刘锐来训练的时间,不是刘锐的朋友,就是他的同事!咱们从这两个人群入手,一定会有所发现的!”
胡天简直激动的不能自抑,邱健清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看着胡天,就像地主在看自家的傻孩子:“哎,如果这样的话,你倒是说说,凶手和莲花小区的被害人刘烨,是不是认识?他怎么就知道刘烨是独居?在毒害顶山公园的张兴民的时候,他又是如何知道,被害人有晨练间隙吃补钙胶囊的习惯的?”
胡天沉思了片刻,做恍然大悟状:“我明白了!队长,你的意思是说,其实这三位受害人网虫都认识!我们只需要搜查三位被害人的社会关系网络的交叠部分,就能揪住这个连环凶手了!”
如果说胡天刚才的表现,让邱健清连连叹气的话,这会儿邱健清就只能报以冷笑了:“我的意思是说,凶手并不认识这三位被害人。但是并不妨碍凶手了解他们的习惯和心理。凶手在行凶之前,对这些被害人,经过了长时间的调查和了解。这个准备时间,很可能长的远超我们的预料。”
周楠也有点儿反应过来了:“没错。在莲花小区的凶案中。凶手直接在凶手的家门口行凶,然后在被害人重伤逃回房间后,造成了密室杀人的假象。看起来,这好像是一起随机行凶,但是仔细分析的话,凶手显然很了解被害人刘烨。”
“首先,凶手知道被害人是处于独居状态的,这可以确保他的密室轨迹,不会因为其他家庭成员的存在而无法达成。其次,他是知道被害人的居住习惯,知道被害人长期使用门头房的卷帘门,而不是民居自带的防盗门。至于凶手是如何切断被害人跟外界求援的联系,我们暂时还不得而知,暂且不去讨论。”
同样身为队长,邱健清知道,自己如果表现的太显然,周楠在手下警员心目中的威望,可能要打折扣。所以这个时候,邱健清给了他充分的表现时间,做了一个安静的倾听者,没有去打断周楠的话。
周楠也越发的进入状态:“在第二起命案中,凶手知道被害人有晨练间歇吃补钙胶囊的习惯。而且他唯一的动手机会,应该就是趁着被害人晨练的时候,在胶囊里下毒的。被害人所在团体晨练的时间很早,而凶手又是通过工具,将氰化氢注入到胶囊中的。他既要准备工具,又要踩着精准的时间,说明在这之前,他一定对被害人所在的晨练团体,进行过长期的蹲点的!”
“至于这第三起案件,就更不用说了。凶手不仅知道被害人来基地训练的日期,甚至还知道被害人的保质期心理。说明凶手也对被害人有着相当的了解程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